反思文学名词解释,反思文学名词解释题

由:admin 发布于:2024-05-24 分类:感悟评价 阅读:66 评论:0

简析反思文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1、这些作品揭露了“文革”灾难,描述了人们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2、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

3、“跌倒了站起来,打散了聚拢来……生生死死,都要为人民做点事……”。50年代初在他们心中树立的理想和信念,经过风化风雨雨的摧残和打击反而更加清晰和现实。从1979年茹志鹃发表《剪辑错了的故事》开始,到1981年间的几年是“反思文学”思潮的主要形成时期。

4、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反思文学完成了新时期文学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它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5、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但是后来却将英美的坏处发挥到了极致,丁约翰不是汉奸,有别于丛林法则,早描述抗战文学作品时,这不仅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家族亲情要求。 四,老舍对于国民性也持批判性态度,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符,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跑向英国府。

“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反思文学: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反思文学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说法是,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注:何西来《历史行程的回顾与反思》,《当代文艺思潮》(兰州)1982年第2期。)反思小说在“问题”的提出方式上,有明显的变化。

反思文学。王蒙属于反思文学,也就是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比伤痕文学有了发展进步。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其内容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

如何理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而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这个词却具有特定的意义,即对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同时,在历史和自然的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可以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两者间 的区别主要在于:哲学思考的介入。

反思文学名词解释是是七八十年代之交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茹志鹃于19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与伤痕文学相比,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而且题材上大大扩展。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

伤痕文学在思想上强调对于历史的记忆和反思,对于社会的改变持有批判态度。同时,由于文革时期新生代作家的特殊历史经验,伤痕文学在文学语言和风格上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反思文学思潮则是在90年代初期形成的,这一思潮的作家以自我反思和批判自身的个人经历和生命境遇为主题,探讨人类文明的困境和出路。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
二维码